第二十五章李春赚的双喜临门宣华夫人暴病归天(2)_隋炀帝传
笔趣阁 > 隋炀帝传 > 第二十五章李春赚的双喜临门宣华夫人暴病归天(2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十五章李春赚的双喜临门宣华夫人暴病归天(2)

  赵大爷手握酒杯,自言自语说:“还得想个办法呀!”

  一轮圆月挂上夜空,赵州桥在涂抹了一身金黄的月色之后,显得有些神秘。洨河水波光粼粼,静谧无声。

  一声欢快的歌唱蓦地划破夜的寂静,倏然而过。桃花,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姑娘成熟为一个女人!

  第二天一早,赵州刺史前呼后拥来赵家面会李春。却见柴门开着,茅屋里空无一人。叫来邻居询问,都摇头说不知道一家人到哪里去了。再看河边,拴在柳树下的那条渡船也不见了。刺史没办法,只好悻悻而归。

  其实,乡亲们知道李春一家走了,而且不再回来了。他们说,赵州桥完工的那天,玉皇大帝派了一位神仙,用牛车拉着东岳泰山、南岳衡山、西岳华山、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五座大山,来试了试赵州桥,结果大桥安然无恙,只压裂了一块青条石。神仙回天宫禀奏大帝。

  当晚,天河上下来一只木筏,沿洨河而上来到赵家门前。李春和赵家父女三人上了那条渡船,在木筏的引导下顺河而下,经东海到天宫去了。

  曾看到过神仙赶着白云的那个人,半夜出门小解,亲眼看见一只小木筏牵引着赵大爷的渡船从月亮前飘然而过。他发誓说,这回可是看得真真切切!月亮的光辉将他们三人的身影映照在石桥上,同时,还听到桃花惊喜的叫声:

  “看呀,春哥,咱们的赵州桥!”

  这些故事也传到了开河工地,传到了何稠耳朵里,他不无感慨地说:

  “一座石桥竞造出这么多美妙的故事。将来,即便石桥没有了,这些故事一定还一代一代留传下去。”

  苍穹漆黑一团,像一口倒扣过来的大锅,笼罩着整个世界,深不可测。天黑地暗,遮掩了山山水水、林木田园,只有流萤点点,闪闪烁烁。萤火的光芒那么短暂,那么昏黄,让眼前的景物更加朦胧模糊,使世界通向天际的道路越发遥远神秘。点点萤火时而烂漫一片,时而又聚成宽宽的一条带子,不,是一条闪烁着光亮的河流,发源于脚下,向着前面,向着南方蜿蜒而去,伸展进不远处的漆黑之中……

  宣华夫人醒了,看看窗外,艳阳高照,才想起刚吃过早饭,怎么就又迷糊过去,刚才是一个梦。

  自从皇上那天驾幸金凤院,放飞了权作夜明珠的近百斛萤火虫以后,宣华夫人的身体竞如江河日下,衰败得厉害了。她一次又一次地做那个漆黑一团,满天萤火的梦,一遍又一遍地听到田野里农夫们唱的那首哀怨的民谣,每每醒来的时候,总是思绪万千,想得很多很多,继而便是浑身无力,神情恍惚。

  她明白了人们常说的醒悟。醒悟醒悟,只有醒来才悟。醒是前提,悟才是关键。醒来不悟,等于没醒;但是,若真悟出点什么东西来,往往又后悔还不如不醒。人就是这么古怪,难对付。

  宣华夫人明显地觉着,或者说悟到:皇上变了。他已经不是几年前人们交口称赞的晋王,也不是先皇文帝引为骄傲的太子,更不是自己心目中所塑造、所企盼的那个皇上。变得伟大了,还是渺小了?似乎都不是。也许他原本就是这样,根本就没变。可是,怎么就不一样了呢?是自己变了?那么,自己变得卑微龌龊了,还是崇高无邪了?宣华夫人说不清楚。

  其实,宣华夫人想,又有谁能说得清楚?皇上总把自己与秦皇汉武相比,在他心目中,秦皇汉武是伟大的。可是在千万儒生和孟姜女心目中,秦始皇是什么东西?在那些被大兵押着,去大漠荒原去屯田戍边的百姓眼里,汉武帝又是个什么东西?你开拓疆土,把别人的国土占为己有,人们就说你伟大。如果反过来,人家君王率兵打过来,把咸阳占了去,你也从心里歌颂他伟大吗?这些都很难悟得清。反正,皇帝们都愿意伟大,而百姓只是为了活命,不得已才需要个皇上,平常时日,都希望皇上越渺小、越远越好。山高皇帝远的地方,是百姓的乐园。这就像谁也离不了阳光,然而如果让人们都去太阳居住,倒不如立马就死。

  宣华夫人被不可名状的忧惧和焦虑缠绕着,病倒了。她的这种病也不可名状,时好时坏,每反复一次,身体就大不如从前。此刻,她刚刚醒来,觉得精神又有些清爽,就想到院外去走走。她不必刻意梳妆,她知道皇上不会来的。因为她不愿意让皇上看到自己这副病弱憔悴的样子,就给皇上呈了一份奏表,请求陛下在她患病之时暂免临幸金凤院,不至于以病秽之躯亵渎君王。皇上同意了。

  宣华夫人在院里几个姑娘的陪伴下走出院门,来到长渠旁的一个池塘。池塘周边安放了许多奇形怪状的太湖石,池中长满了莲花,几只蜻蜓在水面上低低地飞着,还不时地点一下池水。

  碧水涟漪中,有一株莲花长得特别。莲叶大如华盖,却都卷曲着,一支七八尺长的莲茎,高挑着四朵莲蓬。搀扶着宣华夫人的那个姑娘好奇地说:“夫人,你看那株荷花,都说并蒂莲少见,它却一蒂四莲,真是奇怪!”

  宣华夫人问:“你们都觉得奇怪吗?”

  姑娘们点点头。

  宣华夫人笑了。北方人见了这种莲花当然觉得奇特,而她见了,如同见到了故人。建康城陈朝后宫里,那些碧水如镜的池塘中有很多这种莲花。尤其那个几十亩水面的奇荷塘里,全是一蒂三莲,一蒂四莲、甚至五莲的荷花。小时候,公主常在宫女的照应下,划着小船在池塘里采莲子,也是其乐融融。

  宣华夫人说:“这是莲荷中的一种奇特名贵品种,一朵荷花常常开出几个莲蓬。你们看它的叶子,白天卷曲,到了夜晚就舒展开了,所以人称夜舒荷。荷叶舒展往往在月上中天的时候,因此又叫作望月莲。”姑娘们听了,立时叽喳起来:“哎呀,望月莲,这名字真美。我们家有望日莲。”“去,那是葵花,旱地里栽的!”“等到夜里,咱们都来见识见识。”

  宣华夫人又说:“夜舒荷本来生在江南,后来,汉灵帝在洛阳大修园苑富馆,广征天下奇花异木,夜舒荷才由南国传人洛阳,不过在民间也极为少见。当时,还流传着一支唱夜舒荷的歌呢。”

  姑娘们听说还有唱夜舒荷的歌,都说夜舒荷好看,那歌一定也好听,就央求宣华夫人唱给她们听听。宣华夫人把脸一沉,说:“真是越来越没规矩了。沿渠这十六院,哪个院里不是姑娘们唱歌给夫人听,还有夫人唱歌给姑娘们取乐的?”姑娘们一听这话,吓得立时禁了声。宣华夫人噗哧一笑:“看把你们吓的,真是没出息!一句玩笑话就当真了?”

  姑娘们听说夫人在开玩笑,又恢复了先前的活泼,更得寸进尺地围拢上来,纠缠着让宣华夫人唱歌。正在笑闹着,一位院里的使女跑来禀报:“夫人,萧皇后来看望夫人,凤辇已到了金风院门前!”萧皇后突然驾临金凤院,让宣华夫人措手不及,她赶紧吩咐说:“快备香案接驾!”萧皇后是奉旨前来西苑看望宣华夫人的。杨广接到宣华夫人的奏表,出于对她这种自尊心理的同情,他真的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没有来过金凤院。时间长了,他有些放心不下。另外他觉得,不临幸金风院可以,但由此而对宣华夫人长时间不问不闻,似乎有点不尽人情。于是,他便传旨萧后,让她代表皇上来看望看望宣华夫人。

  以前,萧后对宣华夫人是心存芥蒂的,其中有两令原因。其一,宣华夫人曾是陈朝公主,而萧后是梁国萧帝之女。正是陈朝取代梁国而霸了江南天下,陈、萧两家积怨甚深,也就不能不影响到两家的儿女。其二,或许自年轻时受独孤皇后感染,萧后对狐媚邀宠的女人向无好感,她觉得宣华夫人就是这种女人,所以一直不太喜欢见她。在长安的时候,萧后住皇城后富,宣华夫人在岐山的仁寿宫。迁到洛阳之后,宣华夫人自己提出不愿住在皇宫里,来了西苑金风院,更合了萧后心意。

  不过,后来萧后对宣华夫人的看法渐渐有所改变,通过来自多方的传闻和观察,萧后看到宣华夫人还不是那种专事狐媚取宠的女人。特别是萧后听说,宣华夫人因听了一首讥讽挖河的歌谣,就数日病卧不起,委屈郁闷得茶饭不思,对她非常同情,甚至有几分敬意。先前心中的宿怨和偏见,被一种同是亡国遗孤的同病相怜所代替。所以,皇上命萧后来看望宣华夫人,她欣然应允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oitx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oitx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